9月25日,平昌县第二小学开展了“新进教师见面会暨课堂展评”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校教研教学工作,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我校数学教师教学技能,为年轻教师搭建交流和成长平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本次课堂教学展评,就是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来检验我们的课堂教学,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结合我校数学课堂的实际情况,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寻求在几何结构化教学的思路与方法。活动中,6名年轻的新进教师们积极生动地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采。
李娅男老师的《角的初步认识》:李娅男老师以视屏情境为引子,让学生沉浸其中。她通过角度的比较和角的分类,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与他们一起探讨答案。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角的认识在交流中不断深化。
林晓梅老师的《角的初步认识》:林晓梅老师的课堂设计融合了趣味性、知识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她采用了多媒体展示,生动呈现了各种角的图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逐渐理解了角的概念。不仅如此,林老师还鼓励学生亲身动手,用圆型纸片折角,并通过触摸等方法来理解什么是角的边和顶点。这种实际操作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了角的本质。
郑雪老师的《线段、直线、射线》:郑雪老师的课程设计非常清晰,她通过生动的示范和图形展示,帮助学生明确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特点。在课堂上,学生亲自动手,用尺子测量线段的长度,这种实际操作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知。
任星榕老师的《线段、直线、射线》:任星榕老师强调了问题意识的培养,她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线段、直线和射线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讨论和分享,学生逐渐理解了这些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于卓伶老师的《图形的旋转》:于卓伶老师的课堂充满了创造力。她以实际生活中的旋转为例,让学生体验图形旋转的过程。学生们被鼓励提出关于旋转的问题,通过合作解决,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刘小薇老师的《周长》:刘小薇老师的课程通过让学生沿着图形的边缘描线,从而理解围绕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而贴近生活。她精心安排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不同形状物体的周长概念。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还鼓励了他们相互学习和分享。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各种问题,刘老师总是鼓励他们勇敢提问,思考,寻找答案。通过课堂讨论和实际探究,学生亲身体验了周长的概念。
活动最后,授课教师互相进行了说课、评课,韩书记对数学教研组活动开展的扎实高效予以肯定,希望数学组全体老师潜心研读课标,抓实抓细教学常规,静下心来反思,沉下心来学习,共学共研共进,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期待着更多这样的活动,以共同的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他们的未来铺平道路。
这次数学课堂教学展评活动是我们教育事业的一次新起点,也是我们共同成长的契机。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共研共进的精神,同心同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