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各地都已经进入建设高潮。那么,如何因地制宜顺利推进教育装备进入学校,如何最大程度的使用现有教育技术设备,尽量减少闲置浪费,并加强小学教育装备的管理,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些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 教育装备 运用现状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正式颁布,《纲要》第四部分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1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要推动实现装备配备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和使用常态化。《意见》进一步强调了要加强中小学装备工作,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如今,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推动下各地区教育部门不断改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理念,教育装备便也走进了校园,并不断更新发展。那么,如何因地制宜顺利推进教育装备进入学校,如何最大程度的使用现有教育技术设备,尽量减少闲置浪费,并加强小学教育装备的管理,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些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一、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现状
(一)装备条件明显改善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每所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置了许多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电脑、多媒体设备、录播室、校园网、计算机室、“班班通”、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等。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已成为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加强小学教育装备工作,是目前教育的必然趋势,是推进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装备使用较有成效
随着我校各种教学装备的陆续建立和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成为教师备课、上课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使用多媒体系统、自制多媒体课件上课在普通老师中比例较高。各个学科也得以火热的开展。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还经常开展各种各学科的多媒体技能比赛,督促大家提高教育技术装备使用水平。
(三)装备管理比较规范
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是正常开展教学的重要条件。各校有明确的装备管理组织机构,基本上能按照管理的规定来推进学校的技术装备管理工作。各个功能室均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学校领导对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比较重视,校园网运行正常,专人负责对技术装备定期进行护理维修保养。
然而,在这场热火朝天的运动中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有些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势必成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瓶颈。
二、教育技术装备的问题表现
(一)注重管理评估,忽视交流指导
有关管理部门对于各个学校的教育装备管理评估要求非常严格,各种文件、通知,甚至评分细则下发了很多,检查也很细致、很到位。这些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应该加强这样的管理。但是,光有这样的做法似乎还不够,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最终的作用,还是要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所以如何发挥这些装备的最大优势,应该更重要。管理部门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校如何使用上,比如学校的各个功能室,学校应该把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当成重要工作来抓。
(二)注重装备保护,忽视学生教育
很多学校把这些装备当作“宝贝"看待,小心翼翼,惟恐有一点差错。这样的想法原本无可厚非,教育技术装备在管理、使用过程中也是这样要求的。但是许多学校却走过了头,他们因为害怕出什么差错而不敢放开手脚大胆使用。现有装备的使用,仅仅局限于课堂和应试,课外学生几乎没有使用的机会。信息技术教育课时得不到充分时间,不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信息技术考核前搞模拟和突击,严重背离了教育教学的方针政策;即使是在有限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基本上是教师简单讲讲(有些学校因为师资短缺,甚至不上信息技术课),学生随便弄弄,一个学期就结束了。
(三)注重教师培训,忽视学生体验
教育技术装备本质上是要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最终的目的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以适应当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以前一直受制于硬件设施的欠缺,学生无法与大城市学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导致学生知识面、视野、动手能力、操作技能等综合素质不如城市学生。现在国家的均衡发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按理说,学校应该好好利用这样的机会,加快发展的步伐,早日赶上城市学校。然而很多学校走进了一个误区: 他们对于教育装备的使用只注重教师的培训和考核,忽视学生的操作体验。许多学校制订了详细的教师培训计划、制度以及考核管理制度等等,学校也留出专门时间进行各种线上线下培训,举办各种信息大赛,教师们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我们发现,几乎没有学校发布有关于学生自己操作体验的计划、制度,学生基本上很少有机会自己去操作、去体验。
三、教育技术装备问题的对策建议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是基础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来说更是摆脱目前落后状态和发展窘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为教育教学服务,从而推动学校教育跨越式发展,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创新管理体制
针对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的应用现状,我认为首先要努力地进行体制创新,包括管理体制、应用体制、学习培训体制及其他配套体制,要能够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各个学校不但要积极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更要立足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出自己的管理制度、使用方案。由于各个学校的资源优势各有不同,所以各个学校特别要注意建立合作交流机制,相互借鉴利用他人的资源优势,因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二)创新管理队伍
加强管理队伍的创新,一支政治素质合格、业务素质精良的管理队伍是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优势的重要保证。除了必要的培训考核之外,更应该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来规范队伍的管理在课时、津贴、补助、评优等方面给予管理人员充分考虑,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人和装备同时高速运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三)重视人才培养
由于培养工作不到位以及机制和管理体制等原因,一方面学校教职工的教育技术素养欠缺,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维护和相关信息建设人员紧缺,造成目前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内在需求缺乏动力,相当一部分学校在装备的应用上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抓好现代教育技术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学校要切实搞好包括校本培训在内的各类培训工作,加快提升全体教职工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的步伐,以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客观需要,从而更好的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四)探索发展思路
我校虽是城区学校,但是留守学生很多,学生之间的现代意识和知识素养有差异,所以如何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他们进行教育,又不让学生沉迷网络,对于学校来说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实践、努力探索。
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要求,我们应该努力寻找一条既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又适应自身学校教育特点需要的道路,开拓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