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生涯中,自制教具不仅使用简便,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和能力的训练,而且构思巧妙,易于制作,节约经费开支,并能为成批制造和发展新教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自制教具的基本原则
自制教具主要有以下基本原则:
1、教育性原则。自制教具必须服从教学内容,要求借助教具准确、全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2、直观性原则。自制教具要结构新颖、形象生动、演示现象直观,演示过程及结果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
3、简易性原则。自制教具要符合选材易得,制作简单,造价低廉的原则。
4、实用性原则。自制教具应尽量结实,耐用,内部结构也要牢固,要经得住多次重复使用。
5、安全性原则。自制教具必须符合干净卫生,无毒无害,无尖锐棱角,不易破碎等要求。
二、自制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案例1:四年级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1)教学目标: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会测量平行四边形的高。
(2)自制的教具有:平行四边形图形纸片,木条做出的平行四边形框架。
(3)自制教具的具体运用:在课堂上,利用已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引导出平行四边形;再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图形纸片,去发现并验证平行四边形边的特点,角的特点。然后进一步让学生拉动自制的木条平行四边形教具,通过拉动平行四边形,引出平行四边形“易变行”的特征,进一步讨论平行四边形这一特征在生活哟中的广泛应用。
五年级上学期,我们在学习多边形面积那一单元,在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依然要用上我们制作的平行四边形教具。通过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让孩子们非常简单明了的观察得出“周长不变,面积变小”这一结论。
2、案例2:六年级的“圆柱的体积”
(1)教学目标: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自制的教具有:圆柱体、长方体彩图,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教具,土豆做成的圆柱体等。
(3)自制教具的运用:在课堂上,让学生两人一组将手中的圆柱切开拼一拼,再说一说拼成近似什么形状的立方体?在学生演示教具的同时,边讲解切割拼合的过程,再出示圆柱和长方体的彩图,引导和观察两个立体图形,找出两图之间有哪些部分是相等的,最后依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三、自制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对课堂效果的作用。自制教具可缩短教学时间,在短时间内能让学生领悟教具中隐藏的数学知识;自制教具还能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2、对学生的作用。自制教具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习惯、方法、能力,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
3、对教师能力提高的作用。教师,不仅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制和完善自制教具,而且丰富了教学实践经验。
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自觉和正确利用自制教具开展教学活动,对于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活跃果,活跃课堂气氛,提升自身素质和驾驭课堂教学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和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