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老师常常内心感言:平时不努力,期末出绩难。
功夫、功底的确需在平时磨炼,没有扎实的功夫、功底,仅偶尔侥幸获胜,那只是蜻蜓点水,飘飘然,不实在。常言,树苍翠欲滴在与根,树千年挺拔在于养;人出类拔萃在于勤,人千古绝唱在于悟。
教是老师的职业本分,教都是为了学生步步提知和具备在社会冲浪的品格,以良好的修养和渊博的知识适应生活、适应社会,过慷慨淋漓、无拘无束、 有格局的日子。
学是学生的工作,学要有学的方法,要有学习的目标,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悟道,方能过好独木桥,披荆斩棘 ,一路驰奔。
老师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传道授业,我们毋庸置疑,点赞点赞再点赞,但往往有老师付出了许多,却与收获不成比例:课堂教学、培优补差、备课反思、作业批改、家长联系、活动开展、总结梳理,有老师忙得不亦乐乎,收效甚微。
学生把学校当成为了家,把教室当为了房间,十年寒窗书本学,取到老师精华经,渐成知识上的巨人、思想上慧者。
但,1、2、3、4、5、6……10、100……1000……,总有第一和末位。诚然,都在努力,你努力别人也在努力,为何总觉得自己付出百倍代价,付出千辛万苦,仍不能一枝独秀、独芳名下,为何?学生学习再学习,日复一日苦耕读,白了少年头却空悲切,为何?
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成败,只有巧用、会用、再用、借用,学悟、会悟、精悟、透悟,学巧劲、用巧劲、得巧劲,方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老师抱到教,效果不言而喻,心累身痛;老师授之以渔,效果出乎预料,轻轻松松。
一个孩子本不会游泳,来到游泳馆不小心失足 ,挣扎挣扎,为了活命,他学会了游泳。不教给孩子成长方法和前沿思维 ,只读圣贤书,恐怕很难笑到最后。
老师天天讲,讲得精疲力尽,口干舌燥,可能收效甚微,付出与结果不成正比。为何?
红梅之所以寒冬能熬然屹立,楚楚动人;冰河之所以能到开春时,奔流不息;鲜花之所以能怒放展妍,予人郁艳;中秋月之所以又圆又亮,人人赞服。“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光知道勤奋,不知道取巧,光知道按部就班,不知道举一反三、创新创造,会精彩纷呈否?
虽然只是一场普普通通的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测试,考的是阶段性老师的“教”教得如何,学生的“学”收效怎样,但往往可以看出一些问题,再针对性的弥补才是求进,才是目的。不管时代怎样进步,老师、学生,甚至家长,全社会的齐头并进才能培养好,能思维的、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接班人和建设者。
测试不是为了测试而测试,测的是老师“教”的智慧,不是为了教而教;测的是学生“学”的技能,不是为了学而学。吃一堑长一智,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当然前提是,你要知行合一的巧用劲,向上看,方好。加油!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