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商务合作:13408279871 通讯员QQ群:118018842
     

搜索

投稿邮箱:iamwoodys@qq.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巴中 > 基础教育

让孩子们在劳动实践中健康快乐成长——南江县金盆小学根据本地特色开发乡土课程资源

时间:2022-11-17   来源:南江县金盆小学   作者:李仕国   浏览量:860
字体:      

近年来,巴中市南江县高塔镇金盆小学认真贯彻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方针,根据实际开发乡土课程资源,建起了校园综合实践基地,师生坚持每天一小时劳动科普实践,让孩子们在丰富有趣的乡土劳动实践活动中健康快乐成长。sC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一、摸索,形成三级体系课程sC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金盆小学始建于1958年,位于南江县高塔镇金盆社区,校园依山而建,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该校秉承“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遵循“建设如家校园,办乡村特色教育”的教育理念,以“品行端正,体魄强健,好学上进,情趣高雅,习惯养成”为培养目标,让孩子在乡土教育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近年来,学校以“四质工程”为抓手,破五唯、立五育,在质量提升上进行大胆实践和尝试,充分利用乡土课程资源、风土人情,建起了农耕博物馆、民俗馆、成果展览室,为孩子们提供开放自然的乡土活动场所和丰富有趣的乡土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农趣、童趣和劳动的喜悦,根植家国情怀,给孩子们带来无限快乐,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自由空间,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sC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2018年,金盆小学在乡土课程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经过近一年的摸索,2019年秋-2020年春学校重点确立了立足学校丰富的植物资源制作“校园养生茶系列”、二十四节气课程,2020年秋-2021年春开发了以《我们的家乡》为主题的系列课程。课程的开发都是针对学校当地资源进行校本化实践,即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使之更符合学生的特点、符合学校的发展需要。sC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为了保证学校乡土实践课程的顺利开展,该校首先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对学校的课程结构作了调整和整合,形成了学校的课程结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乡土课程融入到校本课程中,主要围绕校园养生茶制作、农作物种植,家乡名人故事、风俗物产、美食等,通过乡土课程培养小农人、小工程师、小厨师等,每周三下午第七节课为全校的乡土课程时间,统一开展乡土课程实践,每一个月或两个月开展一个项目根据不同内容确定时间长短,所有老师参与到乡土课程教学的项目中。通过不断摸索、学习和实践,形成了“教师培训→调查了解→主题选择→设计方案→方案实施→成果展示”的基本模式。sC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二、实践,培养动手创新小达人sC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从2019年起,学校就着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及乡土课程实践活动。sC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制作校园养生茶。依托学校自然资源丰富的特点,开发了校园养生茶系列:春季的蒲公英茶、夏枯草茶、金钱草茶、鱼腥草茶、老鹰茶、金银花茶,秋季的桂花茶、野菊花茶等。通过开始的观察认识了解现场看、上网查、亲手画、采集、制作炒制与晾晒、收集装袋、制作标签,品尝与茶艺学习,成果分享交流等。sC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种植基地培养“小农人”。学校依托种植实践基地结合二十四节气课程,带领学生开展应季农作物种植实践,鼓励学生争当“小农人”,在基地种植白菜、萝卜、瓜果等蔬菜植物等,学生在基地里翻地、培土、播种、施肥、浇水、除草、收获,动手种植蔬菜瓜果和其他农作物,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收获成果的喜悦,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sC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小鲁班”。学校建立了“创客中心”,学生用手头的材料,在设计上充分发挥自己大胆的想象,制造各种各样的生活器具、潜艇、火箭、飞机模型,大胆进行发明创造,达到动脑动手的目的,开发思维。sC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通过光伏电站普及新能源知识,培养“小工程师”。通过学校光伏电站作为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对学生进行各类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开展STEM课程。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光伏发电的原理及各部分的结构特点,了解二氧化硅(石英砂)是产生电的原因;另一方面让学生进行实地操作调试方位,记录每天的发电量,观测雨量计,预测天气的变化。光伏电站不仅学校师生受益,还惠及周边学校,带动当地百姓通过光伏电站获得收益,并且通过基地辐射效应,助力乡村振兴。sC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三、特色,我爱我的家乡sC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从2020年起,学校开设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广泛探索实践,从“家乡版图我来绘”“家乡山水我来寻”“家乡耕地我来种”“家乡风俗我来探”“家乡名人我知道”“家乡物产我代言”“家乡美食我来做”7个板块开展《我们的家乡》探索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sC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家乡的名人我知道》,寻找党的好儿女-王瑛。学生通过参观王瑛纪念馆、查资料、看电影了解王瑛,讲王瑛故事,学习王瑛精神,让学生铭记并传承王瑛精神。sC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家乡的耕地我来种》,结合二十四节气与农作物的关系,师生充分利用校园一亩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伴随节气种时令蔬菜、瓜果等,一方面为学校学生食堂提供纯天然的蔬菜、瓜果,另一方面通过劳动实践,孩子们学会了多种劳动技能,锻炼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sC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家乡的风俗我来探》,学校充分挖掘收集农耕实物样品,建立“农耕博物馆”,让学生近距离接到触先辈们从前农耕时所使用的木制、石制、铁制等自制的农耕农具,如犁田的犁头、犁耙、石磨、檑子、风车......知道它们的外形特点、结构、用途和价值意义,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小根植改进农耕器具,发明创造出更先进的农耕技术,服务于家乡的建设,助力乡村振兴。sC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家乡物产我代言》,引导孩子们了解猕猴桃、板栗、核桃、黑木耳、珍珠翡翠米、南江黄羊、腊肉等家乡的土特产,认识家乡南江的铁矿、煤矿、霞石矿、石墨、大理石等矿产资源,还有享有全国闻名的五A级风景区——南江光雾山等,通过探寻了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寻找身边熟悉物产的同时,培养孩子们的调查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sC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四、好评,培养独立能干的好少年sC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学校的一系列乡土课程和实践活动,获得了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该校教师余霞说:“主要是让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和科普活动,同时把乡土课程融入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人格。劳动教育从娃娃抓起,对孩子们今后成人成才和品学兼优都有很大的意义,我们一定会继续保持下去。”sC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一位学生家长对学校的乡土课程赞不绝口:“在老师的教育培养下,孩子变得独立能干了,更有礼貌了。老师采取了很多方式培养孩子的劳动、动手、实践、交际等能力,注重家校互动。孩子们一回家就开始洗碗扫地干农活,洗衣做饭样样会,变得更勤快懂事了。”sC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金盆小学负责人吴伟表示,学校将继续开发乡土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广泛开展乡土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是落实“双减”“五项管理”“四质工程”政策,传承乡土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打造“小优美特”的乡村学校,另一方面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后备人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sC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内容整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巴中人才网  巴中人才  巴中招聘网  巴中人才招聘网  巴中招聘  巴中求职  巴中找工作
热门推荐
最新浏览
全站排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