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未雨,樱花先雪,一半春休,撞怀人间最美四月天。为了更好地推动"双减"背景下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提升。4月14日,巴州区第十一小学校在马华英副校长带领下,一行9人到我校举行校际融通教研交流活动。
我校陈红老师给大家呈现的高效魅力课堂拉开了活动的帷幕。陈老师在执教《Seasons and Culture 》这节课时,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结构性缺失,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归纳、输出;运用清晰的思维导图将英语知识的学习与语言能力的发展融入语篇、语境、语用和主题,实现了中西文化意识的渗透,思维品质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达成训练。
紧接着,我校米琴老师堂通过活泼灵动的Chant :I say,you say.导入她的课堂《Tell What It Is by Feeling 》,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同时,米老师巧妙整合教材,拓展文本材料,使用课前导学单、课中活动单、拓展练习单、课后学情调查单,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各项活动中层层递进,完美体现阶梯建设和无缝衔接。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后,大家齐聚录播室,两位老师先分享了自己的授课思路。
随后听课老师们本着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态度,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既肯定了课堂上的出彩亮点,也指出了细节上的不足,并相互交流了改进意见。
两校老师还对常态教学中遇到的疑惑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达到共同成长之目的。最后,马华英副校长以两堂课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高屋建瓴地就家常课的文本教学中如何落地落实While-reading 、问题的设计梯度、导学单的使用等方面为老师们指点迷津,进行专业引领,帮助挖掘每节课的生长点。正如她所言:"我们不能做知识的搬运工,要做一个善于点化的老师,培养孩子们的思维品质,教会他们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和涵养"。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此次思维碰撞时长虽然短暂,但我们始终相信,美好的一切刚刚开始,我们的默契来日方长。带上所有期待,这个春天,我们一起向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迈进,向着新常态课堂的精彩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