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及历史学科教师专业素养,推动学科教学向更高层次迈进。2月25日上午,巴州区教科室组织开展城区学校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2022年度教研工作专题会议,本次会议由巴州区教科室支部副书记、中学政史教研员王评主持,对当前学校初中政史学科教研现状进行充分了解,致力于化解学校学科教研流于形式的顽疾。区教科室分管中学室洪振中主任、城区七所学校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首先,区教科室洪振中主任致辞,他强调打造高效课堂必须认真务实开展教研,教研要有成果,教学就是要推广成果,区教科室愿尽最大可能提供教研教学的成长平台。
接着,各学校教研组长代表分别介绍了本校政史学科教研工作现状。各学校教研教学整体相似又各有不同。
巴中二中代表介绍了二中教研组大教研和备课组小教研、固定时间地点、制定教学计划、集体备课、推门听课等常规校教研活动,同时注重地方课程《可爱的四川》的教研教学;四中教师提到了学校推行年级负责制,初高中教师联合教研,同时参与高初中教学;六中教师指出综合学科教学应该立足教材源于生活等,兴合国际和光正实验政历教师联合集体教研和跨学科听课讨论等;棠外教师分享了政治历史学科大教研和备课组小教研交替进行,每周五轮开展课堂展评和点评,强调了政治学科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要贯穿于课堂,历史强调初中高中化,高中(大学)学术化,由于云听课系统完善,随机推门听课从线下转变线上,教学在反思总结中不断改善。
同时,各位教师也提出了当前存在的困惑,政治学科方面:部分学校教研氛围不好,而政治教材变化频繁,老师疲于应付;如何有效把时事政治融入课堂?如何增加学生兴趣?如何转变学生思维?历史学科方面:兴合实验学校学校存在师资力量单薄,一个年轻教师负责一个年级甚至一个学部;区十一中学校政史学科老师年龄偏大且专职教师较少;区四中、光正实验学校高中老师兼顾初中课堂,常年研究高考而初中教研流于形式;其中最大的考验是是近日发布的中考历史考查范围,分值不变的前提下从考原来三本书增加到六本书,内容多、跨度大、时间紧,如何有效高效的复习且双减下不增加学生过重负担引起了所有教师代表的思考和共鸣。
针对老师们分享的经验和困惑,区教科室中学政史教研员王评作了指导性发言。他大力赞扬了区十一中定期集中开展网络教研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并强调只有教研落地,才能自我成长;只有搞好教研才能搞好教学。要求参会教师在思考课堂高效之前,首先要保证课堂有效;指出不同学科之间有共通之处,通过联合教研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增强教学技能。
接着,大家讨论《巴州区教科室关于组织开展城区学校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联合教研的工作计划(草案)),会议讨论并一致同意城区学校政治历史学科分春秋季每月一次联合大教研,改变无效、低效课堂教学现状。同时依托网络平台建立巴州区政史教研工作群,群策群力,共谋成长。
最后,王评副书记引用魏书生的语言总结:教师要把“教书放在第三位、把育人放在第二位,把自强放在第一位。”“你在思考如何教好学生,你就已经走在了自我成长的路上!”
通过此次培训,参会老师均认为受益匪浅,纷纷表示今后要立足课堂、务实教研,着力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