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校际交流,共享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11月30日,巴中市巴州区教育科技和体育局“校际联动·融合发展”工作推进会在巴中市巴州区晏阳初实验小学(巴中市巴州区第四小学校)举行。巴州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科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彭冠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区教科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东春,教育股股长黄思,区教科室党支部书记李鹏,教育股副股长邓玉强,西城学区教育督导室主任邓多清,各学区教育督导室主任,校际联盟学校校长,分管副校长及听课教师参加会议。
会上,巴州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科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彭冠华作了讲话。彭冠华局长指出,开展“校际联动·融合发展”是践行区委“四区共建”和“清爽奋进幸福巴州”决策部署的需要,是全面提升教育发展内涵的需要,是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要,是全力做好巴州教育品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彭冠华局长要求,第一,认清形势,强化认识。在当今教育新政下,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关心教育,关注教育,因此,老师们在工作中务必要规范办学行为,认真落实“双减”工作、“五项管理”、“四质工程”。要把握好“坚守底线、提升质量、推动发展”的工作总基调,要践行好“干好工作、处好关系、守好底线、锻炼好身体、经营好家庭、教育好子女”的工作总要求,要落实好“全省有名、全市领先、全区一流、群众满意”的工作总目标;第二,正视问题,明确思路。当前校际联动缺乏主动性,优质资源覆盖率较低,城乡教学质量存在悬殊,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之间矛盾突出,一些学校在校际联动工作中重外表、走形式、轻实效;针对问题:一是校长要高度重视,大力推动校际联动走深走实;二是教师要积极参与,实现校际联动同频共振;三是要打破壁垒,促进校际联动取得双赢;第三,多措并举,狠抓落实。要抓好“校际联动·融合发展”工作,一是要建立校本教研新模式,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者并重;二是要开辟校际联动新思路,端正态度、联手行动、结对帮扶三措并举;三是要明确整体发展目标要求,制度保障、素质提升、评价科学三抓共管。
在会议交流发言中,西城学区督导组主任邓多清在汇报中说,区教科体局启动“校际联动·融合发展”工作以来,西城学区积极吹响了“校际联动·融合发展”集结号,通过开展灵魂三问、专题两会(专题教研会、工作启动会),并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制定了相关实施方案,狠抓落实,辖区各校与联盟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际联动·融合发展”联合教研活动,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效;区四小党总支书记、校长李光珍在发言中说,今天,巴州区“校际联动·融合发展”工作推进会在我校召开,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和各兄弟学校的教育同仁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开展“校际联动·融合发展”,“校际”是主体,“联动”是方式,“融合”是路径,“发展”是目标。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好“校际联动·融合发展”工作,努力提升教育品质,必须做到四个“强化”:一是进一步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为“校际联动·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内涵;二是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为“校际联动·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内力;三是进一步强化课程建设,为“校际联动·融合发展”不断丰富载体;四是进一步强化活动建设,为“校际联动·融合发展”不断拓展形式;巴中市第二中学工会主席雷蕾在发言中说,二中与花溪小学在“校际联动·融合发展”工作中:一是学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二是积极对接联动学校,把工作做深、做实、做细;三是通过进学校、进课堂、进家庭的“三进”,充分了解联动学校;四是深挖校本资源,促进课程合作;五是创新合作形式,拓宽合作领域。
会议总结中,区教科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东春充分肯定了西城学区在“校际联动·融合发展”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了贯彻意见:要求全体教育人牢记彭局长的讲话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务必将“校际联动·融合发展”工作做深做实、入脑入心,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主动扛责在肩,进一步务实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取得实效。
会前,在巴州区第六中学和晏阳初实验小学(区四小)分别举行了初中数学和小学语文校际联盟学校课堂教学研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中,晏阳初实验小学(区四小) 青年教师李芳与联盟学校巴州区凤溪小学青年教师朱学华分别上“同课异构”展示课《古人谈读书》。
课堂上,凤溪小学朱学华老师以“朗读”贯穿教学全过程,逐层深入。她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为学生间的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了孩子听说读写全方位发展的能力,真正做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巴州区四小李芳老师教态优雅,语言极具亲和力、感染力。她以活动贯穿教学始终。她先通过自读、分组、抽读的方式扫清字词障碍;接着,通过理解古诗词和文言文大意的方法,鼓励小组合作,努力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文章大意;最后,在熟读课文、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联系自身实际谈读书体会。三个环节层层递进,有效地帮孩子们学习古文、理解古文、背诵古文。
在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中,区教科室党支部书记李鹏、区教科室副主任刘杰、巴师附小罗丽老师和巴中棠湖外国语学校佘健琴老师围绕高效课堂构建、语文课程标准、学科素养、学案设计、小组合作、师生互动、课堂生成等方面展开了深度评析和互动交流。通过深入探讨,让听课老师充分感受到了城乡教育的特色,增强了高效课堂的实效性,促进了联合教研的走深走实,为以后“双减”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会后,联盟学校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积极开展“校际联动·融合发展”高效课堂构建活动,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场,深入开展多元化、全员式的校本教研,大力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五育并举”活动。本着“优势互补、互相协作、共同提高”的原则,保证时间、保证力量、保证经费,进一步探索构建校际联动形式深层化、多元化机制,促进城乡教育高质量发展。此次会议,聚焦“双减”, 聚焦“高效课堂”,顺应课改,拓宽教研形式,推动课堂教学转型,强化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促进城乡教师专业化、创新型发展,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谱写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