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为了扭转学校部分学科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问题,切实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依据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爱好特长,精准设计作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平昌县镇龙小学对作业设置进行了规范,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严控作业总量
校内作业校内完成,校外作业不超过规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二、设置作业类别
校内作业:以书面作业为主。校外作业:以阅读积累、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类型作业为主。
三、探索作业类型
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爱好特长,积极探索作业类型,具体分为书面作业、阅读积累、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学习情况、发展情况及教学需要,可自行设置不同于以上作业类型的作业。
书面作业以语文、数学、外语学科及教材设置的作业为主,以适量精选其它作业为辅。其它学科可根据需要适量进行巩固练习。
阅读积累以语文学科及课内阅读为主,加强课外阅读,重点积累名词、名句、名篇及谈理解,谈感悟。其它学科可根据实际需要适量进行资料查阅和视野拓展。
科学探究以科学学科及教材设置的探究活动为主,其它学科可根据教学需要适量进行有机融合。
体育锻炼以体育与健康学科校内教学及体育安排活动为主,加强校外1小时体育锻炼的宣传、引导和督促。
艺术欣赏以音乐、美术学科校内教学活动为主,以校外艺术欣赏为辅,其它学科根据教学需要可适量进行有机融合。
社会与劳动实践以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校内班级组织为主,以家庭组织校外社会与劳动实践活动为辅,其它学科根据教学需要可适量进行有机融合。
四、明确设计要求
学科教师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
五、严把审核公示关
班主任为班级学生作业审核调控第一责任人,学科教师为学生作业设置布置第二责任人。各学科教师在学生作业布置前,将自己所设置的学生作业交由班主任进行审核调控。班主任在确保校内作业校内完成、校外作业不超规超量及提质增效的情况下,对各学科学生作业进行调控。调控审核通过后,在教室内规定位置及时公示。学科教师按公示的学生作业进行布置,严禁搭车布置。
六、严把作业布置关
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严禁利用手机布置作业和布置手机作业。
七、强化作业完成指导
学科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特别要加强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