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南江县下两镇小学举行语文课堂教学“三读一练”模式的建模研讨活动,本次特别邀请到中国教育学会小语专委会理事、四川省首批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四川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廖良国同志及教研室成员岳俊玉、何小敏莅临指导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共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由下两镇小学赵钦老师围绕“三读一练”模式进行课堂展示。二是听课教师议课,同时提出在“三读一练”的模式践行中遇到的问题和思考。三是专家答疑并做指导。
在议课质疑中,该校语文教师回顾以前的课堂教学,共提出五大质疑:一是部分教师对“三读一练”的内涵不够清晰,二是部分教师课堂指导阅读的方法不够灵活,三是部分教师课堂角色把握不到位,四是部分教师课堂评价的时机和方法把握不好,五是部分教师课堂环节与目标处理不够恰当。
教研室岳俊玉老师和何小敏老师充分肯定了“三读一练”模式的选点精准,“三读”解决了信息收集问题,“一练”解决了践行表达问题。同时指出:学生收集信息的形式要多样化,模式是否对所有的阅读课都适合等思考。
最后,廖良国老师做出了总的指导,提出了三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是“欣喜”。欣喜之一是下两镇小学以建模来推动教育改革,为学校的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可以操作的基本模式。欣喜之二是阅读教学做到了“看单元目标,看课后习题,看课文”的“三看”。欣喜之三是阅读课做到了读写结合。下两小学不仅仅是课改的行动者,更是课改的思考者。
关键词二是“精构”。一是要精构“模式”,“三读一练”中,读的内涵是层次而不是形式,以模式来统领阅读教学,提升理念,做到读、悟、学、表达有机结合。二是要精构课堂,将模式的操作要义形成操作手册,落到实处。三是要精构机制,确保模式的顺利推行,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关键词三是“创新”。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课型,不断丰富模式的内涵,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创新教学设计,创新教学评价等。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下两镇小学教师对“三读一练”的内涵更加明晰,对阅读课堂如何运用“三读一练”有了明确的认识,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让学生真阅读,真思考,达到真学习的境界,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