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南江县高塔镇金盆小学仙庵村小康雪梅老师,现年45岁,扎根村小教学20余年,默默无闻,甘为人梯,无私奉献,认真践行“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努力为残疾儿童提供更全面、更人性、更有效的特殊教育服务,深受当地干群广泛称赞。
仙庵村地处高塔镇的西边,距该镇有10公里,这里地广人少,基础建设落后,交通条件差,贫困程度深,人们纷纷外出务工,在家全是一些老弱病残之人。该村教学点现有12个孩子,其中幼儿园4名,二年级6名,四年级2名,都在一个教室上课,老师也只有康老师一人,这些学生当中就有3名残疾儿童。尤其是陈春梅,精准贫困户,女,今年18岁,四年级读书,为语言和智力二级残疾,无法正常入学,眼看她就要因病而失学,康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起初,陈春梅在康老师班上读书,经常看到她上课时将大小便解到裤兜里,放学不走,在课堂里说哭就哭,说闹就闹,上课无法正常进行,康老师就悉心给她换裤洗裤,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照顾。“她刚来的那几个月,简直把我累惨了!上厕所都需要帮忙才行”,康老师说。后来,实在没办法让她继续上学,陈春梅的父母只好让她在家呆着。
“决不能让这里的每一个儿童因残疾而失学!”。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康老师克服家务繁忙和心理压力,来回奔波,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带着疼爱、带着热情、带着爱心,全身心投入到“送教上门”活动中,康老师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只求无愧于孩子,无愧于心。
康老师除了为陈春梅送去书、笔、书包、笔记本,有时还把她梳头,送衣服给她,到了冬天,还买些围巾和手套及护手霜等。经常向家长询问残儿最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笑容对残儿进行学习辅导,教她画画,辅导作业,给她讲解个人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有针对性地传授学科知识,指导家长进行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与孩子面对面进行沟通交谈,同他交朋友。通过各种活动、游戏,走进孩子的心灵。经过多次送教上门服务,陈春梅同学的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适应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让家长和孩子感受到了学校和社会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激起了家长欣慰的泪水,点燃了残疾家庭生活的希望。
“我将义无反顾把此项工作持续开展下去,把它做实做好。不仅要让残儿真切的感受到社会对他的关注与关怀,还要让他更加乐观、自信地面对生活,同时也要给家庭带去更多的欢声笑语。”康雪梅老师坚定地说。
特殊孩子成长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康老师坚信——送教路上“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失学,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要在教育扶贫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通讯员 李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