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商务合作:13408279871 通讯员QQ群:118018842
     

搜索

投稿邮箱:iamwoodys@qq.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巴中 > 基础教育

从土瓦房到小洋楼 巴中退休老教师把家乡变化写在歌里

时间:2017-11-03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李桃   浏览量:860
字体:      

 q3N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1111.jpgq3N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金相云老师q3N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四川新闻网巴中11月3日讯 “日子过得比蜜甜/神仙看了都羡慕——过去的枇杷村/一切都是倒数/现在的枇杷村/全国的楷模——”在说唱声中,巴山明珠——枇杷村的新气象、新面貌通过《颂家乡》由两位快板表演者展示出来。11月1日,巴中市广播电视大学、巴中市社区大学、巴州区社区学院“送文化”下乡活动走进巴中市巴州区水宁寺镇枇杷村,快板节目《颂家乡》一经表演,便引起现场村民阵阵掌声。q3N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作为《颂家乡》的词作者,68岁的退休老教师金相云回忆起自己的创作初衷仍满怀感慨,“这几年我们枇杷村的变化简直就是翻天覆地,路修通了,环境变好了。而且通过农民夜校,各种党的政策、农业技术我们村的村民都能及时学习到。现在,村里的种养殖业发展得很好,农民收入增加了,枇杷、李子、桃子、核桃、白芍等产业发展起来了,各种变化简直是不得了,于是我触景生情就写了这首《颂家乡》。”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枇杷村人,金相云把枇杷村的变化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往些年我们枇杷村到处是土瓦房房,是水宁寺最落后的地方,但是现在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洋房。”q3N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如今的枇杷村放眼望去便能看见一座座崭新的白色小洋房矗立在整洁的乡间宽阔的小道上,各种类型的体育健身设施被设置在路边,一条硬化好了的水泥道路直通村外。好房子住起来了,好日子过起来了,改变农村旧的风俗习惯,形成良好风气是枇杷村发展建设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q3N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封建社会几千年来,一些旧的风俗习惯在农村根深蒂固。打架、骂街等以前在村里都是常态。”金相云回忆到,往些年村里条件艰苦,小偷小摸事件屡有发生。近年来,为助推脱贫攻坚、提高村民综合素质,巴中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助力形成好风气。“变了,现在真的是变了!村民通过自发学习和观看文化下乡的各个节目,都晓得现在提倡文明和谐社会。” 讲文明、讲礼貌的新风气在枇杷村里弘扬起来,“打架、骂街、偷窃这些事现在在村里根本不会发生!现在真的是‘村规民约除陋习,彰显社会好风俗’。”q3N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枇杷村村民生活状况改变了,精神面貌也改变了,为了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村里建起了一间老年活动室。” 金相云告诉记者,在退休前自己是一名语文教师,创作、节目编排是他的拿手好戏,乐器演奏也是他的兴趣特长。“退休后,我的时间也很宽裕。只要我回到村里,就会在在老年活动室组织活动,比如组织他们练个大合唱,唱唱我们社会主义好;或者编排二胡独奏节目——”q3N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时髦的金相云也曾教过村里的老年人跳交谊舞,“慢四步很适合老人,但是最后他们不感兴趣,反倒是买了影碟跳广场舞。”金相云略显无奈的说到,由于有些老年人从未接触过广场舞,开始他们并不会跳。“我就鼓励他们,我说‘这有啥子,大家都是从零开始。她出哪个脚,你出哪个脚;她出哪个手,你出哪个手’。”在金相云的鼓励下,村民们跳的广场舞越来越娴熟,跳广场舞甚至成了他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q3N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金相云告诉记者,自己不断鼓励村民跳广场舞就是怕他们出现消极情绪。“你越鼓励,他们跳起来就越带劲,越自信。其实这也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中提出的文化自信嘛!”(记者 李桃)q3N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内容整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巴中人才网  巴中人才  巴中招聘网  巴中人才招聘网  巴中招聘  巴中求职  巴中找工作
热门推荐
最新浏览
全站排行
返回顶部